在上手体验之前,我们先通过各种细节来感受一下iPad的特别之处。
iPad抢眼的当属其9.7英寸的屏幕,一款平板设备若要称得上便携,屏幕恐怕不能再大了。iPad的屏幕尺寸和768×1024的分辨率远比iPhone、Nexus One等智能手机要大,与目前主流的超便携电脑接近。iPad发布会现场的演示也极力表现9.7英寸屏幕的能力:完整显示网页且文字清晰,横屏时还可以左右分栏显示E-mail的导航栏和邮件主体,显示电子书时每页大小恰如其分。
苹果iPad产品资料 | |
操作系统 |
iPhone OS |
支持网络 |
UMTS/HSDPA/GSM/EDGE |
处理器 |
苹果A4 1GHz |
屏幕 |
9.7英寸LED背光IPS面板(768×1024) |
容量 |
16GB/32GB/64GB |
电池续航时间 |
10小时 |
尺寸 |
189.7mm×242.8mm×13.4mm |
重量 |
680g(Wi-Fi)/730g(Wi-Fi+3G) |
在屏幕的选择上,iPad采用了LED背光IPS面板。LED背光相比传统的CCFL背光,具有亮度高、色域更广、耗电低等优点,而IPS则是目前多种液晶面板技术中优秀的,其垂直和水平可视角度都很大,保证了iPad在横屏和竖屏两种模式下能从各个角度观看。iPad采用和iPhone相同的电容式多点触摸技术,这种触摸屏感应手指的静电,不像压感式触摸屏需要真正接触。因此iPad屏幕由一整块玻璃覆盖,消除了突起的边框,既美观又保护屏幕,玻璃表面还有一层抗油涂层,不容易粘上指印,这种涂层已经在iPhone 3GS上得到应用,效果令人满意。
苹果这次出人意料的没有采用英特尔或三星的处理器,而采用了自家研发的A4处理器作为iPad的主控芯片。A4是由苹果2008年收购的PA Semi半导体公司团队研发的ARM架构SoC(Systemon-a-chip,即系统单晶片)芯片,主频为1GHz。由于苹果没有公布A4处理器的具体规格,因此外界普遍推测A4内部集成了一颗ARM Cortex-A9核心以及ARM Mali图形核心。
从现场演示效果来看,iPad在浏览网页时完全没有iPhone的轻微显示延迟,运行全屏3D游戏也非常流畅,可见A4处理器绝非等闲之辈。作为苹果的第一款微处理器,A4的表现将决定苹果未来在处理器领域的发展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iPad有Wi-Fi和Wi-Fi+3G两种版本。所有iPad都支持Wi-Fi 802.11 a/b/g/n无线网络协议,而iPhone和iPod touch只支持Wi-Fi 802.11 b/g,这意味着iPad在无线上网速度上有望媲美主流笔记本电脑。此外,Wi-Fi+3G版本还支持2G(GSM/EDGE 850,900,1800,1900MHz)和3G(UMTS/HSDPA 850,1900,2100MHz)无线数据上网。由于iPad的SIM卡槽只支持Micro SIM卡,使得用户不能将现有手机账户的上网服务用于iPad,必须为iPad上网单独付费。
iPad是否像iPhone 3G/3GS一样内置GPS接收器,是大家普遍比较关心的问题。在已公布的规格中,只提到Wi-Fi+3G版本具备辅助式GPS,因此可以确定该版本内置GPS接收器。至于不能接收手机信号的Wi-Fi版iPad,尽管不支持辅助式GPS,但并不排除内置GPS接收器的可能,看来要等产品上市才能知晓。
iPad的外形设计方面继承了苹果现有产品线的设计理念,例如前面提到的用整块玻璃覆盖显示屏,屏幕四周黑色的边框,铝合金一体式机身,十足一个放大版iPod touch。第一眼看到iPad时,笔者对其屏幕四周厚边框非常不满,为什么不像iPod touch和iPhone那样,将屏幕两侧的边框做到尽量小呢,不少苹果粉丝也对此颇有微辞,戏称iPad为数码相框。后来不断揣摩设计师的意图,笔者认为厚边框设计可能是因为内部元件体积限制,也是出于手持舒适的需要。iPod touch用单手手掌和手指分别夹住屏幕两侧即可,而iPad体积较大,要抓住机身的前后两侧才能握稳,如果屏幕两侧没有较厚的边框,手指就会遮住屏幕。
键盘底座不仅可以用于iPad充电,还能作为外接键盘使用
随iPad一起发布的附件包括充电底座、带键盘的底座和苹果原厂的保护套。这是苹果第一次为其产品推出原厂设计的保护套,这款保护套除了可以起到保护作用,还可以辅助iPad以竖放、横放、平放等多种姿势和角度摆放,无需手持也能看电影、电子书或作为数码相框使用,实用性颇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