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CPLive > 杂志文章 > 元器件逐个数5 从PWM看主板供电设计

元器件逐个数5 从PWM看主板供电设计

2010-03-29果 汁《微型计算机》2010年3月上

揭开并联电路的红盖头,它们可不是劣质产品


别被图中的12颗电感给“忽悠”了。其实这是采用并联方式的六相供电。
就像我们在图中标注的一样,每两相供电电路组成了一个并联电路。

千万甭以为采用并联方式供电方案的主板就要矮人一头,现在有很多主板采用了并联电感和MOSFET的方法。假如这些产品在采用并联方式以前,大只能提供100A左右的电流,为了增加它的供电能力,我们为每相电源多增加一颗电感和一颗MOSEFT,虽然无法成倍的提升性能,但也能为其提供多达140A甚至更多的电流,这也在很大幅度上提升了供电能力。


“数电感党“注意了,这可不是6相供电,其实它只有5相供电,
上角的 电感主要用于滤波,和供电电路无关。 

这里我们可以把原本容纳电流的电感和MOSFET想象成一根水管,电流通过这根水管从起点流向终点,每次从管道里能流出100A的电流。当“水”量无法填饱用电“大户”的时候,咱们就得在这根管道中再接驳一根管道来送出电流。虽然新接管道后,每根管道只能提供70A左右的电流,但由于电流都从一根管子里流出来,其实际性能已经得到了大幅提升,喂饱那些供电“大户”也就不在话下了。

“+1”设计哪里来?CPU加强,供电需要与时俱进

现在的主板可不单纯是6相供电,12相供电。越来越多的主板说它们的供电是“4+1相”、“6+2相”,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

其实这还是为了保证处理器的稳定运行。如今,传统的处理器核心供电方案已经无法满足处理器地用电需求。为此,英特尔和AMD拿出了相应的对策,为了保障新产品的性能,两家公司都为处理器内部集成的特殊模块提供单独的供电。这也就是“+1”、“+2”的由来。比如,AMD要求AM3接口的主板设计必须为HT3.0总线控制器和DDR3内存控制器提供单独的供电。英特尔则要求为处理器内部集成的内存控制器、PCI-E总线控制器以及其它北桥设备提供单独供电。也就诞生了前文所说的“4+1相”、“6+2相”等供电方案。

分享到:

用户评论

用户名:

密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