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CPLive > 杂志文章 > 清点装备,重装上阵

清点装备,重装上阵

2010-04-25微型计算机评测室《微型计算机》2010年4月上

你准备好了吗?—享受《星际争霸Ⅱ》的饕餮盛宴

按照暴雪的设想,《星际争霸Ⅱ》要能够做到高低兼顾,覆盖极为宽广的用户群体。硬件方面,从5年前的配置Pentium 2.4GHz处理器+Radeon 9800显卡,一直到现在热门的Core i7处理器+Radeon HD 5870显卡都可以正常进行游戏—在较老的平台上能够流畅运行游戏,而在比较新的平台上又能够提供极具视觉震撼的次世代游戏效果,这也符合暴雪一向的“宽进严出”原则。

想要横跨如此宽广的硬件平台,对程序员来说绝非易事。但暴雪方面有在《魔兽世界》方面成功应用的案例,所以在进行《星际争霸Ⅱ》的开发时便能够轻车熟路。

早在2008年初,暴雪当时的合作伙伴AMD公司就曾经公布过《星际争霸Ⅱ》的游戏引擎资料。据悉在开发过程中,《星际争霸Ⅱ》抛弃了以往以CPU为核心的开发观念,转而将大量工作交给GPU来运算。此举可以充分利用PC的计算资源,大幅提高游戏的流畅度和执行效率。

这也意味着游戏对CPU资源的要求会进一步降低,而事实上,《星际争霸Ⅱ》只针对双核处理器进行了优化,多核心处理器在运算时并不会有太大的优势,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某些型号的四核产品,如Core 2 Quad Q8300在运行游戏时表现甚至不如双核心的Pentium Dual Core E6300/E6500;AMD方面也存在类似的情况,多核心的Athlon Ⅱ X4 620处理器在性能表现上与Athlon Ⅱ X2 250拉不开差距。在测试中,我们使用Core i5 750处理器来测试2Vs.2场景(LostTemple)的游戏负载情况,如图所示。

从进入游戏开始,我们可以看到CPU的曲线负载就非常稳定,Core 0和Core 2的负载一直高于Core 1和Core 3。随着游戏进程的加速,游戏中的元素越来越多,CPU的实际负载情况也越来越高。

值得我们注意的是,我们测试了多张地图以及Replay视频之后发现,《星际争霸Ⅱ》的负载会以第一进程为主,而另外一个进程为辅,多数情况下辅助进程的CPU占用率都没有超过70%—即便是在较复杂的地理情况下,包括效果调高之后,这一情况也基本没有改变。所以我们以可以得出结论,玩转《星际争霸Ⅱ》主流的双核处理器已经足够了,即便是市面上入门的Athlon Ⅱ X2 245和Pentium Dual Core E5300。

华丽的光影效果是《星际争霸Ⅱ》原创人员所努力的目标,从官方PDF放出的截图和相关资料来看,游戏中引入了SSAO(屏蔽空间环境光遮蔽)等高级特效。但是局限于Beta版本,在RTS的全局视角就很难看出这些细节,所以让我们一起期待正式版本的RPG战役吧!

对于老平台来讲,我们建议升级到2.5GHz以上的双核处理器。原因有二,《星际争霸Ⅱ》对双核的需求较高,虽然以前的单核处理器也能够运行,但难免会非常吃力;其次,双核处理器的频率要高于2.5GHz之后,才不至于对系统构成瓶颈。比方说去年火热的Athlon X2 5000+处理器(主频:2.2GHz),默认频率较低,建议超频后来运行游戏;开核之后的Athlon X2 5000+在核心数量上并不会有太多的优势,但是大缓存却可以给运行游戏带来一定的性能提升。

你能数出图里有多少只异型虫么?这是台湾某网站举办的一个猜异型虫数量送Battle.Net测试帐号的活动。这种密度的单位模型在《星际争霸Ⅱ》游戏中后期随处可见,在2Vs.2游戏中几百单位同时决战的场景也是非常普遍的,大数量的模型运算对计算机的性能要求非常高。

为了同时保证能在GeForce FX、Radeon 9800与GeForce GTX 295、Radeon HD 5870上面进行游戏,暴雪的开发人员特别设计了一套灵活的Shader系统。这个系统独立于游戏主系统而存在,而各个渲染指令则像是一个个独立的C++函数库,在需要对应的渲染等级时,程序会调用对应的函数库以此来达到大的灵活性。

本文导航

分享到:

用户评论

共有评论(5)

用户名:

密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