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想日前推出的ThinkPad Edge系列在忠实用户中掀起了轩然大波,表面上看起来是“外观”之争,例如放弃了经典的七列键盘而改用六列的“巧克力键盘”,然实则为“路线”之争,也就是联想有意以Edge系列加强在消费类市场的话语权,联想看来宛如“壮士断腕”般的坚定立场,我却感觉像是病急乱投医的危险举动。
很明显地,ThinkPad Edge所拥有的诸多元素其实就是市售笔记本电脑非常盛行的做法,例如镜面屏幕、巧克力键盘等。或许联想认定传统的ThinkPad一定无法拓展尚未使用过ThinkPad的消费人群,因此想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。同时又不忘加上小红帽(指点杆)来表明正身。这样的做法并没有错,但败就败在Edge的规格并没有跟上主流机型,导致联想一方面推崇Edge是一台“全新面貌”的ThinkPad(此举已惹火老客户),另一方面Edge的硬件规格却很难吸引尚未使用过ThinkPad的新客户。
虽然Edge的价格与传统ThinkPad相比是便宜许多,但同样的价格却可以买到搭载独立显示芯片的友商机型。如此一来,Edge对于新客户不具备“非我莫属”的优势,对于ThinkPad老客户呢?Edge除了保有小红帽之外,几乎是一台陌生的机器。Edge系列的前景,市场当然会给出客观的答案,而我实在替联想ThinkPad的整体战略构想捏把冷汗呀。
MC移动指数 6.8/10 | |
外观 |
7 |
性能 |
6 |
舒适 |
7 |
扩展 |
7 |
便携 |
7 |
电池续航能力较强、外观设计比较时尚、散热表现出色。
电池充电速度较慢、键盘手感有待加强。
从笔记本电脑诞生一直到迅驰出现,笔记本电脑市场一直是商务为主消费为辅的状态。在这18年时间里(1985年~2003年),ThinkPad不论在IBM旗下还是在Lenovo手中,都是市场上的领跑者。而从2003年开始,市场已经逐步转变为消费为主、商务为辅,ThinkPad要想延续辉煌,势必要努力扩展在消费类市场上的地位和势力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有些叛逆色彩的Edge E30无论成功与否,对ThinkPad来说都很有意义。而且就市场定位来看,Edge也大有潜力:传统商务厂商如惠普和戴尔还没有推出类似机型,以消费类机型为主的其它厂商又在商务应用方面难以匹敌ThinkPad的影响力,因此Edge系列机型有很大的机会获得消费者的认可。
但是在放弃了大部分ThinkPad的特色设计之后,Edge给我们的感觉很陌生,没有明显体现出一种源于ThinkPad血脉的归属感。因此即使从各个方面来看,Edge E30都没有让人不可接受的大毛病,但要在价格没有优势的前提下说服消费者非它不选,仍然有些难度。客观的说,如果不纠缠于ThinkPad的品牌历史,具备外观漂亮时尚而且电池续航时间长等优点的Edge E30还是比较有卖相,只不过对于那些愿意考虑ThinkPad的个人用户,他们更感兴趣的恐怕是一部在外观时尚靓丽的同时,还具备主流性能和ThinkPad一贯优秀操作手感的实用精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