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AIO S要达到平衡,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性能与便携性之间的取舍,我们首先来看性能方面,VAIO S所采用的Core i5 520M处理器主频达到2.4GHz,在睿频技术作用下可以高至2.93GHz,在Core i5 Mobile目前产品并不丰富的情况下,Core i5 520M属于该系列的中高端水平;显卡方面,则是GeForce 310M,搭配512MB独立显存,它没有打上“GT”标签,性能方面并不出色,但作为主流独显,在绝大多数普通应用中与部分3D游戏中的表现尚可;内存方面,2根2GB DDR3 1066内存组成了共4GB的双通道,这显得较为慷慨,也能够在多数程序当中提供充足的系统资源。
VAIO S产品资料 | |
处理器 |
Core i5 520M(2.4GHz) |
芯片组 |
PM55 |
内存 |
4GB DDR3 1066 |
硬盘 |
320GB(SATA-Ⅱ/16MB) |
显卡 |
GeForce 310M |
显示屏 |
13.3英寸(1366×768) |
光驱 |
DVD Super-Multi |
无线网络 |
蓝牙2.1/802.11b/g/n |
主机重量 |
1.95kg |
旅行重量 |
2.35kg |
机身尺寸 |
329mm×228.5mm×27.6mm~31.5mm |
操作系统 |
Windows 7 Home Basic |
从VAIO S配置的核心部件来看,其性能表现是值得期待的,而实际测试的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点。在能够反映综合性能的PCMark Vantage测试中,VAIO S得分为6068,从近期的测试来看,超过6000的PCMark Vantage得分已经属于综合性能的第一梯队了。而在能够直观并量化地反馈图形性能的3DMark Vantage测试中,VAIO S的表现也令人满意,E5985虽然还难以说性能强劲,在13.3英寸的机型中却也达到了较好的水平。
光驱开仓键的设计非常有特色
VAIO是轻薄高手,前有X505,后有X,所以相形之下,VAIO S的便携性并不出彩——薄处27.6mm的厚度在轻薄明星如云的VAIO当中只能沦为中庸,2kg左右的机身重量也注定要埋没……不要急着哀叹,这,恰好是VAIO S的平衡之处。13.3英寸被称为黄金尺寸,是因为在这个尺寸上容易设计出轻薄与性能兼而有之的机型,那么我们来看看如果平衡的天平往轻薄倾斜一些,性能方面会如何。假设重量减轻0.4kg,达到1.6kg,这想必是13.3英寸机型非常理想的一个机身重量,那么我们需要从何处减轻重量?
HDMI与VGA相邻可能会造成使用冲突,虽然这种情形比较少见
有两个选择,一是把塑料材质与镁铝合金材质大面积地更换为更轻的碳纤维,二是将散热模块重量消减。第一种方式已经有成品了,那就是12999元至18999元的VAIO Z,售价的大幅度提升,显然已经失去了平衡的意义;第二种方式,散热模块要消减,甚至取消独立散热模块而采用键盘底座、机身内部骨架等联动散热,才能够达到较为明显地减轻重量的目的,而这种半被动的散热方式,实践证明只能够拿来“伺候”TDP不超过10W的ULV处理器,这样的机型也有,那就是宏碁3810T、联想U350这类13.3英寸的CULV。定位的偏移,显然也失去了平衡的意义。现在回过头来看VAIO S,当你觉得它的性能恰好能够适应你的需要时,其便携性是否与性能达到了良好的平衡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