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常我们会将对外观进行微调之后的车型称为小改款。VAIO在2008年沉淀下笔记本电脑外观设计的DNA之后,我们终于在2010年初迎来了其DNA的“小改款”——VAIO S。
VAIO S是非常典型的一款VAIO笔记本电脑,这不仅是因为它采用了VAIO为中意的13.3英寸尺寸,而且它还包含了VAIO DNA的几乎所有元素。首先我们来看电源键,在2008年,作为VAIO DNA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,电源键的设计形成了设计在中轴右端的固定模式。从视觉效果上来说,绿色背光的圆形电源键在机身右侧,是非常棒的点缀。但是在使用中,面对键盘的操作者要观察电源键并不十分方便,还需要将视线移至右侧。鉴于此,VAIO S在位于中轴右端的绿色圆形电源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条形指示灯,位于键盘右上方,以便于操作者观察机器的电源状况。不仅如此,以往的设计中,电源键的圆形不仅略高于C面,而且没有附加任何点缀,显得略有些生硬,没有很好地融入整个右侧线条中。VAIO S针对这点进行了改进,不仅电源键与C面保持水平,而且将C面延伸到电源键周围,用类似“P”的形状将电源键包容进去。这种设计使得电源键与整个机身右侧更为协调融洽,是很棒的改进。
测试成绩 | |
PCMark Vantage |
6068 |
Memories |
3214 |
TV and Movies-Gaming |
4228 |
Music |
5405 |
Communications |
7442 |
Productivity |
4659 |
HDD |
3013 |
3DMark Vantage |
E5985 |
CINEBENCH R10 64Bit x CPU |
8215 |
播放H.264/1080p视频 |
3.4% |
《魔兽世界∶巫妖王之怒》 |
16.12fps |
《生化危机5》(1280×720, |
23.9fps |
《街头霸王4》(1366×768, |
38.34fps |
MobileMark2007 |
209min |
接下来,我们来看看圆柱形中轴。SR系列就是典型的圆柱形中轴设计,整个中轴呈圆柱形,视觉上与屏幕和机身都完全区隔开来。这种设计胜在功能上可以在中轴上设计按键,视觉上别具一格,但整体感却略微缺乏,对于部分用户来说,似乎也显得略有些复杂。VAIO S也对圆柱形中轴进行了改造,将它巧妙地融入到机身当中,利用“P”形设计,将中轴也包裹进去,使得C面能够保持良好的整体感,而从其它角度看起来,中轴依然是圆柱形。这样的设计要丧失一些特立独行的味道,但却换来更为良好的整体感,特别是打开状态下,完整的C面给予操作者的视觉感受很好。
大量采用镁铝合金材质,机身坚固,具有良好的使用舒适度,机身较为轻盈。
外放音量略小。
VAIO S的A面与D面都采用了镁铝合金,这种坚固的材质甚至被用到了内存模块盖板与硬盘盖板上,这无疑从侧面说明了它优良的做工和良好的物理安全性能。有了这个前提,我们就能更好地认识这款13.3英寸机型了。
它具备良好的性能,PCMark Vantage得分破6000,高画质流畅运行《街头霸王4》与《生化危机5》;它具备较好的便携性,2kg左右的重量与27mm至31mm左右的机身厚度让携带变得比普通的14英寸机型轻松不少;另外它还在一些外观设计的细节上进行了创新与改进。这一切,并不是在说它多么出色,而是在阐述一个词——平衡。在有所取舍的基础上,让性能、便携性、外观、材质、预装系统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一个较为优秀的水平,没有哪一个方面出彩到让人侧面,也没有哪一个方面让人感到不适,这就是VAIO S的平衡艺术。
从VAIO 2010年春季新品阵营中,我们不难发现定价依具体配置分别为6999元、7999元、110999元的VAIO S将会是中高端的主力机型,在售价上它下衔CW系列,上接Z系列,在定位上,具备不错的性能与便携性的VAIO S将会是全能型选手,搭配彩色顶盖既适合时尚商务人士,又适合追新赶潮的年轻朋友,也适合对帧数要求不太苛刻、又对外观与品质有较高要求的时尚玩家。